龙泉中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实施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加时代已渗透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网络课程随着教育方式的变革应用而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根据龙泉中学信息化实际,特制定龙泉中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领导机构
为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工作有序推进,特成立领导组。
组长:王勇校长
副组长:叶校长
成员:吴庆明、王勇、周黄平
三、工作目标
1、普及教育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3、将网络课程的开展与任务单教学、目标课堂、小班化教学评价有机结合。
4、通过教育云平台,开发微课资源,实现移动学习。
四、实施要求
第一,按局文件要求,落实好“五个一”活动。即:举行一次启动议式,举办一次论坛活动、举行一场专题报告、所有教师人人上好一节主题优课、开展每周一展示活动。
第二,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学校长为副校长的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积极推进本项活动,是本次活动成功最有力的保证。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提升教师现代化水平。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设计使学生达到正确知识构建的巩固练习,对教学进行全面调控,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五、工作要求
第一阶段:(4月底前)制定实施方案,举行一次启动议式,落实每周上报制度。完善教师和学生空间,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不同学科及课型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模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
第二阶段(5月份中旬前)每位教师上好一节活动优课,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等结合起来组织。
第三阶段(6月份前)活动总结,反思本次活动的得与失,以及以后组织类似活动需注意的方面。
六、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由校长亲自“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主题月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评估和管理力度,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
2、建立促进和激励机制,制订各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工作稳步开展。
3、根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基础设置的要求升级相关硬件设备,完成与原有系统的整合,强化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水平,信息技术方面的管理人员要定期维修设备,更新学校资源库。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校要乘着这一东风,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逐步实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为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工作搭建高效便捷的平台,基本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为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奠定坚实基础。